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旅游模式如何突围?近日,2015年旅游行业精英沙龙在合肥举行,包括环球国旅在内的多家旅行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合肥旅游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到一年春花烂漫时。清明小长假在即,又一个旅游旺季来临。此时此刻,共同探讨传统旅游模式的突围,可谓因势而动。安徽的旅游资源丰富,在传统旅游时代有相当大的优势,而在互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旅游时代,早已不是居安思危,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居“危”思“安”。旅行社的“门面经济”,景区景点的“门票经济”,都面临着互联网冲击,以及“互联网+旅游”的挑战。
景区与旅游业必须走出门票经济的“沼泽”。近日,纵观全国各地,一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酝酿上涨,部分地区的景点上涨密集引发热议。23日,国家旅游局表示将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过分对门票的依赖,束缚了旅游智慧的发挥,也绑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门票经济成为“打不死的小强”,其顽强的生命力与直接的盈利性“携手并进”,其实,已构成对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威胁,甚至成为“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之累赘。
让智慧旅游站在“风口”起飞。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定义的“智慧旅游年”。智慧旅游是摆脱门票经济的利器,是互联网思维的“一次旅游”,时下,要站在“互联网+”风口,让智慧“起飞”,让旅游“轻盈”。
旅游迎着朝阳而来,正进入“大旅游时代”与“旅游大时代”,尤其需要用大智慧来创新与实践,而不是依赖于门票收入维持,更不能臣服于门票经济。旅游“大数据”,开启“云计算”。我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不能“堵在路上”,不可“碎片化”地观察现象而得出“破碎的结论”,也不能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层面,必须借助“云计算”的新思想、新机制,来“计算”适应大旅游、畅通大旅游的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