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橙周刊,以下简称橙):徐总,您从事旅游行业多少年了?你觉得现在的市场和您刚入行时有何不同?
徐(徐华玉,以下简称徐):1989年我偶然帮在旅行社工作的朋友带团,受到不错评价,领导一纸调令,把我调到当时隶属省旅游局的顺达旅行社任副总经理,算是正式踏入旅游行业。算一算到今年已有25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旅游,还是以拉练式的观光游为主,吃住条件都相对较差,行程也比较赶,以“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为主要内容。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国的旅游市场在一天一天成熟,也在一步一步细分,除了传统的观光游外,休闲游和度假游正在成为消费新宠。
橙:您如何区分这三种旅游形式?
徐:观光游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马不停蹄”。是在不停的行动中获得更多信息,是浮光掠影式的感受和感知;但观光游也是其他旅游形式的基础。休闲游和观光游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要能停下来,有实际的休闲娱乐活动,比如我们参加农家乐、去水库钓鱼、去大圩摘葡萄、去农场赏桃花摘桃子……都属休闲游;度假游首先在目的地停留时间比休闲游要长,它不光对周边环境有要求,客人对身体、心理的感受性要求也更高,能让客户身心真正放松的体验,才是一份好的度假产品。在未来的旅游市场发展上,度假游将会是一个新的发展热点和方向。
橙:一提到“度假”,我脑子里立刻想到的是泰国的酒店,国内就是安缦、悦榕庄、富春山居、艾美……度假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找个环境特好服务特好的地方无所事事待上几天。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平常工作节奏太快,让我度假,第一要求就是:没事干,光享受!安徽有这样的地儿吗?
徐:其实你说的就是度假旅游的精髓:首先周边环境要好;其次服务设施要完善;再次服务内容要丰富。安徽是个有好山好水的地方,当然也不会缺少不错的度假产品。比如这两年大热的“德懋堂”,位于皖南丰乐湖畔,首先整个酒店建筑很有特色,拥有自己的竹林、茶园、图书室等,入住后体验很丰富;离合肥近一些的有巢湖的深业温泉假日度假酒店,硬件条件好,最大的优势是旁边的半汤温泉,泡汤是非常吸引人的度假内容之一。我们公司除拥有国内省内一些优秀度假产品外,还有很多出境类深度游的度假项目,比如去泰国学习驾驶私人飞机,去台湾出海赏鲸,去日本箱根泡温泉,去普吉岛晒日光浴……度假产品线在逐步丰富。
橙:“度假”这个理念是西方人最先提出的。您也常出国,您觉得欧洲人的度假的理念和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徐:在国外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夫妻俩开一辆房车,或者轿车后面拉着拖车,车顶上架辆自行车,开到一个风景优美的露营地停下来,支起沙滩椅开始躺着晒太阳、看书、游泳、跑步、爬山……这是欧洲人比较传统的度假内容。但东方人出游,更喜欢一大家或呼朋唤友,在火车上就开始打扑克,到了目的地,晚上喝顿大酒可能更加享受。不同的度假方式无所谓好与不好,和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我觉得“尊重”二字非常重要。有些中国游客到了欧洲,会嘲笑别人的城市太老,在酒店大堂吵闹,不满意客房小,不提供洗漱用品等等。其实我觉得很多比较没有意义,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奉行的是舒适、便捷、够用就好的生活哲学,自己带毛巾、牙刷、香皂,既卫生也环保,并没什么不好。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时,既尊重自己,也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橙:做旅游的人是不是常出门?您个人对哪次旅程的印象特别深刻?
徐:还真不是。在办公室待太久,一出门我就喜欢选择那种慢悠悠的交通工具,好像想人为拉长旅程一样。我去哪儿都觉得好,只要有发现的眼睛,处处都是美景。这不是句托词,大概正因为有这种心态,才能一直保持工作热情。旅游也分很多种,不同形式有不同体验。比如我去尼泊尔,住宿条件各方面都一般,但我很感动那里的淳朴民风以及百姓对宗教的信仰;有次坐火车去新疆,火车穿越茫茫的戈壁滩,那种沙漠的辽阔感,让我脑海中立刻蹦出句古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时心境很悲怆。我觉得做人做事,心态要常常归零,才能空出新空间给新事物,特别在当今社会,不要总把经验主义看得很重,“经验”和农耕时代的关联更高,而网络时代和“创意”、“思想”等关联度更大。所以每次出行都是次全新感受,我觉得都挺好。
橙:您觉得一款好的度假产品,最重要的三个元素是什么?
徐:首先要坐落在好的环境中;其次要有人性化的、舒适的配套设施;再次要符合当时的心境。我们常说:旅行去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和谁一起去才最重要。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嘛!
橙: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有没有计划带家人一起去度假?很好奇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
徐:我们平常工作挺忙,放了假要走亲访友,还要在家整顿卫生,剩不了几天。会选个较近的地方吧,比如深业温泉,开车过去一两个小时,周边环境不错,后面有山,活动空间大,酒店设施也完备,再到巢湖边吃吃湖鲜,挺好的。
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sb/20140925/article_3164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