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在瑞士度过最幸福的一天
职业:金融行业 第几次去欧洲:第一次 为什么选择自驾:我对旅行比较热爱,但对那种大巴团很厌倦,觉得花了大量时间却只看到浮光掠影,很遗憾。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这次我一个人来参团,但很高兴在旅途中结识几个好朋友,这也是旅行的馈赠之一。 此行最大惊喜:欧洲水域保护得太好了,每条河流都能和家乡的淠史杭媲美。此行我在多瑙河、萨尔茨堡湖区、卢塞恩湖、莱茵瀑布都畅游了,很幸福! 有什么遗憾:在瑞士铁力士山,我们分三段坐缆车登顶,下山时我连午餐都没吃,争取了一点时间步行一段下山。途中碰到很多徒步的欧洲人,很羡慕,如果再有机会,我也要徒步登顶一次阿尔卑斯山。 全文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sb/20140808/article_3132993.shtml
姓名:梁柱
钱戈:用镜头记录阳光的诗歌
姓名:钱戈
职业:通信行业
第几次去欧洲:第一次
为什么选择自驾:我是摄影发烧友,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曾去非洲拍过角马大迁徙,也在美国黄石公园拍过壮阔风光。我对旅行的要求,要在旅途中给我充分时间和空间进行摄影创作。欧洲文明虽然吸引我,但那种大巴团显然不能满足拍摄需求。安徽市场现在有了全新的欧洲自驾产品,在参观景点之余还有一定弹性空间,利于我的创作,非常高兴能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此行最大惊喜:我以前喜欢在皖南搞创作,钟情黑白冷色调,倾心婉约派摄影风格;落地欧洲去的第一座小镇吕德斯海姆,发现欧洲的色彩太丰富,而且空气透明度高,欧洲的阳光会写诗。这对我的创作审美有非常大冲击,也是此行最大的惊喜。
有什么遗憾:最后一站海德堡是此行遗憾,我太喜欢那座城市了,一定还要再回去一趟,在海德堡前坐一坐,走走那条著名的哲学家小道。
全文连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sb/20140808/article_3132994.shtml
鲁金茗:想在广场上悠闲地喝杯啤酒
姓名:鲁金茗
职业:安徽交通广播新闻资讯部主任
第几次去欧洲:第二次
为什么选择自驾:两次去欧洲都是自驾,也都是“工作+旅行”模式。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大家“安全出去,安全回来”。作为工作人员,要有强大的心脏接受各方考验,这样“工作+旅行”的模式虽然累,但同样“累并快乐着”。
此行最大惊喜:在奥地利沃尔夫冈湖,品尝了HELMUT SACHERSKAF-FEE咖啡厅著名甜点“少女之吻”,也是此行我们为客人准备的惊喜。这座临湖小镇非常美,咖啡馆门前有一大片草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着奥地利传统甜点,喝着维也纳黑咖啡,很享受。
有什么遗憾:到哪去不重要,和谁一起才最重要。希望下次有机会带上家人,和她们共同分享旅途中的美景美食。
全文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sb/20140808/article_3132996.shtml
四季德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这次欧洲自驾的最后一站,是德国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
德国时间2014年7月28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此生中第四次站在这座广场。
当我站在广场中间正义女神的喷泉下,环顾整个广场,市政厅、罗马教堂、法兰克福教堂那些哥特式建筑的屋顶在蓝天底色上美丽如初,广场东侧和南侧成片的咖啡桌上依然小花点点温馨怡人,碎石块铺成的地面上,鸽子依然在悠闲地踱步,我一时间有些恍惚,是再次光临,还是一直没有离开?
教堂的钟声传来,一群鸽子倏的一下在我眼前飞起,热辣的阳光泼在我的身上。哦,这是崭新的一次见面。好吧,白雪纷飞的冬日,乍暖还寒的春天,秋高气爽的时节,再加上这次艳阳高照的盛夏,四个季节的罗马广场,我们都曾经相互走进对方,我觉得,我们之间很圆满。
因为是星期日,市政厅三座哥特式尖顶的山墙下面,中间雷玛厅三个高大的拱门紧闭。铁门上黝黑的镂空雕花和镀金的巨大门把手依然如故,只是不见前年冬天临近圣诞时,我看到的那个穿着燕尾服的老绅士。当时,雷玛厅的一楼正在进行一个人道主义救援题材的音像展览,他站在门口,笑脸相迎招呼我进去参观。
法兰克福的德文全名叫“美因河畔的平坦之地”,从市政厅往北走,不过300米,就来到美因河边。河水依然清澈,缓缓流淌,河边晨跑或散步的路人,和路上电车的轨道星星点点蜿蜒到更远处。河上的铁桥还是略显沧桑的灰绿色,站在桥上,美因河南岸繁华的法兰克福新城尽收眼底,还有那栋小小的歌德故居。北岸老城的各色建筑一字排开,钟楼、宫殿、教堂、别墅,间或出现成片如绵的草坪和高大的绿树,夏日早晨的太阳斜斜地照着这一切,那么安静又那么美好。
桥上拉着手风琴卖唱的老人还是我上次见过的那个,他再一次站到我的身边,拉开那张破旧的手风琴,唱起《我的太阳》。他的歌声和美因河的风一起吹过我的面颊,吹过那些锁在铁桥花式栏杆上的连心锁。成千上万个连心锁啊,锁面上镌刻着各种文字,基本内容都是关于爱。那些在这里留下他们的人们,一定也和我一样,期望铭记这一切铭记爱。
在我的印象中,我好像没有一次完整看清楚罗马广场东侧高大入云的法兰克福教堂 (帝国大教堂)。每次来的时候,她好像都在整修。始建于1239年,又是哥特式华美繁复的外表装饰,也难怪要一直不停地整修。因为是周日,来做礼拜的人很多,我在教堂入口处站了一会儿,美目传情的亮丽女子和举止端庄的修女嬷嬷们进进出出,相得益彰。还有拖儿带女的一家人,或是年轻帅气的德国帅哥鱼贯而入,每一个人都神情淡定。走进教堂,仿佛是自然而然的回家,不过是坐下来和父母说说话。
绕着这个教堂我边走边看,在教堂的背后,我发现一个开放的空间。大概三层楼挑高透明玻璃的圆形穹顶,没有一根柱子,只是一个大概三百平米空旷的圆形场地。空地上穹顶下几十张舒适的类似床垫的软沙发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圆。
有些人躺在上面,或者透过穹顶仰望蓝天,或者闭着眼睛陷入冥想。我找了一张垫子也躺了上去,蓝天在我的头顶,教堂里布道牧师的声音,通过我看不见的扩音器在这个空间里回响。是一个中年男性低沉的声音,说的是德语,我听不懂,但是,我能清晰感知他话语中传递的真诚、隐忍的情绪。慢慢闭上眼睛,伴着这布道者的声音,我默默回想起在每个季节,我来到此地的情形。我好像忘却了每一次季节不同而产生的感知差异,我能记起的只有每一次相同的美好情绪。
蓝天在我的头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sb/20140808/article_31329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