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到最多的,反而是那几个和布拉格有着特殊关系的人。他们曾长期在布拉格生活,布拉格养育了他们也成就了他们。因为有了他们,布拉格也才具有了超越历史和现实的魅力。
ONE
斯美塔那和伏尔塔瓦河
人们都说,一条大河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伏尔塔瓦河就是布拉格的灵魂。
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在这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几乎保留了自公元11世纪到21世纪的所有建筑形式。整个城市古朴与绚丽,经典与独特,沧桑与激情交织,美轮美奂。
站在布拉格的高处俯瞰,宽阔的伏尔塔瓦河贯穿整个布拉格,河的两岸布满红色房顶、各色各样的教堂穹顶,黑色或者金色、绿色的塔楼。它们密密匝匝地排在一起,沿着河道蜿蜒一直到远处,一共18座古旧桥梁将两岸紧密地连为一体。这条大河让布拉格特殊的气息与格调凸显,缱绻不已。
更让我欣喜的是,我看到的伏尔塔瓦河不像很多城市的河流,经过多年整饬,已经非常平静雍容。它依然野性犹存,奔流不息。河中央除了早已形成的岛屿,间或出现长满野草的浅滩,河水冲击浅滩然后又从浅滩边流过,甚至有些汹涌澎湃的意味。
我想到斯美塔那,他创作了《我的祖国》组曲,其中第二乐章就是《伏尔塔瓦河》。
聆听这首曲目,你能看到伏尔塔瓦河从源头流出,它在森林中梭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农田,饱览丰收的喜悦,在它的两岸,传出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还有保留着昔日荣光和功勋记忆的城堡默默伫立。尔后,它奔向布拉格,奉献它全部的热情和美丽,并逐渐消失在远方。在斯美塔那心中,捷克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伏尔塔瓦河是全部美好的象征。当我凝视着伏尔塔瓦河,我和他当初看到的,是同样新鲜的荣耀。我仿佛能看到当时充满激情的他所看到的一切。
TWO
米兰·昆德拉和布拉格老城
所有我对布拉格的向往,其实最早源于米兰·昆德拉,源于他的那本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以布拉格为故事发生地,描述了一九六八年前后,“布拉格之春”最终以苏俄入侵捷克画上句号,民主改革的社会气氛演变成专横压制的暴政背景之下,男主人公托马斯与妻子特丽莎和情人萨宾娜之间,关于性、爱、政治、人类存在意义的挣扎和思辨。轻与重,面对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
根据这本小说改写的电影《布拉格之恋》是一部经典影片,质量上乘影响广泛。片中几乎一半的画面,都能看到布拉格标志性的建筑和景观,尤其是布拉格老城。我几乎是根据电影中的桥段来逐一找寻这座老城景点的。
老城从11世纪开始逐渐形成、扩大、铺展,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基本都保留了建成之初的风貌。老城的道路全部由方形的小石块铺成,至今完好无损。整个城市的地面公共交通全部是有轨电车,在空旷的地段,碎石路面上两条轨道曲折伸向远方,本身就是很美的画面。电影中,在托马斯的房间,透过窗子能看到布拉格的标志——老城广场提恩教堂的哥特式双塔。托马斯和特丽莎结婚当晚,他们从小酒馆出来回家,走在老城幽深的街巷,昏黄的路灯,让每一块小石头都泛着亮晶晶的光。还有,苏俄的坦克开进老城广场时,眼睛蒙上白布的胡斯雕像。
一切都还在,一切都是那时的模样。脱去电影中忧伤黑暗的外衣,布拉格老城显得格外繁华充满活力。
米兰·昆德拉的布拉格是我的记忆,今天的布拉格是我的现实。漫步布拉格老城,我像面对一场饕餮盛宴,但是用餐时间又非常短暂,我恨不能长出两双眼睛四只脚,用尽力气把这一切美好统统收进我的脑海我的心田。
站在老城广场中央,四周是各样美丽到无法言表的房屋:曾经住过卡夫卡一家,有着精致刮画的“一分钟之屋”,有着突出石窗台和精致壁画的“石圣母之屋”,经典波西米亚文艺复兴建筑“石羔羊之家”等等。必须要提的,还有市政厅南墙上的天文钟。这个哥特式的钟楼本身就像童话世界里的一个物件,漂亮的日历钟盘,两侧有四个雕塑的小人,钟盘的上方,有两个小窗,每到整点,窗户就会向内开启,十二尊耶稣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
我站在广场中央,正好是中午12点,广场上钟声回荡,广场上鸽子飞翔。如织的人流从我身边过去又过来,大片的咖啡座座无虚席,胡斯铜像前面一支六个人的小乐队,专注地演奏着不知名的乐曲,阳光、鲜花、咖啡的香气、人们的笑脸和喧闹,让我觉得米兰·昆德拉的那些纠结,已离我远去,既然我们最终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命运,那就让我尽情享受此刻的欢愉吧……
THREE
卡夫卡和查理大桥、布拉格城堡
卡夫卡是注定属于布拉格的,他生在此地长在此地葬在此地,在他短暂的40年生命过程中,除了专心写作他几乎了解了布拉格的一切,他的朋友曾经说过:“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我甚至觉得,卡夫卡俊俏的外形和忧郁的眼神就是布拉格这个城市的写照。他的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作品中那些荒诞的意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我总认为和布拉格有着血缘和基因上的关联。就像布拉格是美丽的,她被称为欧洲城市之母,曾是世界建筑学的中心。同时布拉格也是神秘的,她曾经是世界上天文学、炼金术的中心。这个城市总是有着独特的魔幻气息。
夏日午后的时光,我徜徉在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尽管桥上有30座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雕像),尽管桥的两端都有雕刻精美宏伟壮观的塔楼,尽管伏尔塔瓦河水绕过那些历经数百年沧桑的桥墩流向远方,尽管这座步行的大桥表面全部用我最喜欢的方形小石块铺成,但这些却不是最让我流连的元素。
我最喜欢的是桥上熙攘的鲜活的人们。500多米长的桥上,许多街头画家、小摊贩、街头音乐家在这里忙着自己的事,却成为游人眼中的风景。更打动我的,是我身边不断走过的各个国家的游客或者这个国家的路人。许多一对一对拉着手漫步的情侣,有些会不经意地停下来接吻,然后再继续前行。许多一群一群勾肩搭背的小伙伴们,他们时不时发出一阵哄笑,时不时在几百年前的雕塑面前摆出各种古怪的造型拍照。还有一些金发碧眼漂亮极了的小孩子,在桥上不安分地跑来跑去,叽叽喳喳说着什么,风吹起金色的头发,一切美得令人目眩。
布拉格城堡在伏尔塔瓦河西岸,建在布拉格的丘陵高地之上,是九世纪以来,捷克王室所在地。城堡内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老街巷、画廊、花园等等。主要建筑物有圣维塔教堂、圣伊日教堂、圣十字教堂、圣乔治女修道院和旧皇宫等。
顺着略有起伏的道路,踩着几百年前的小石块,我仔细观赏这些人类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我的内心无比丰盈。
城堡最著名的建筑是圣维特大教堂,据说建成它用了600年。600年,足够伟大的建筑啊。当我抬头仰望它最具特色的哥特式双尖塔的时候,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阳光的照射使得教堂的大门和塔顶都成金色,看起来非常圣洁,一瞬间,很让人有匍匐在地跪拜的冲动。整个教堂规模宏大,艺术瑰宝不胜枚举。最特别的是青铜的栅栏门上,十几块青铜锻造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平面雕塑,每个雕塑50厘米见方,场景有杀猪有砍柴有收割庄稼,也有烤火取暖喂养孩子相守相爱的画面。但是每一块雕塑中人物都是两个,基本是一男一女,画面质朴有生气极富感染力。布拉格的男人和女人,和全世界的男人女人都一样吧,不管生活在哪个城市,不管那个城市的氛围和味道如何,只要彼此相守内心平静,哪里应该都是人生的福地。
穿过城堡的门洞,走到城堡最高处的花园,这里是俯瞰布拉格全城最好的位置。布拉格2000多幢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老建筑,几乎全部展现在你的眼前,成片成片的红瓦,各种教堂塔楼的尖顶,哥特式的黑色、巴洛克式的青铜色、少许金色点缀其间,黄昏的夕阳笼罩着这一切,真是美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恍如梦境。
看着眼前的城市与河流,看着暮色中的晚霞和即将升起的月亮,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我用崇拜的目光仔细扫过每一处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用心记下这一切景象,任时光流逝,我也不再遗忘。就像卡夫卡说的那样“布拉格是不可动摇的”。
拾级而下,离开布拉格城堡的时候,台阶上有个忧郁的男人抱着一把老吉他,他在暮色中一个人歌唱。